北京治白癜风最好的专科医院 http://www.zggylt.com/欣欣,女,现年48,原籍江苏,现定居广东中山
我:一个人老心不老,爱时尚爱健康,爱生活爱家人,爱朋友爱分享,拍打拉筋艾炙自愈法推广者,中医经典养生爱好者,传统文化传播者.....自认为没有什么比健康更重要,让我们一起努力加油,每天活得精彩........
我,一个中医和传统文化爱好者,一直追随曲黎敏老师有10年之久,直至年11月,成为了老师真正的学生,这辈子将立志为弘扬中医文化而努力。以下文章来自喜马拉雅曲黎敏老师精讲不生病的智慧《伤寒杂病论》《*帝内经》,我将其编辑整理,希望有缘之人能读到他,并能领悟他......
知行合一,古方今用,+实际案例解读原典
延伸《*帝内经》医理,以“医圣”张仲景《伤寒杂病论》为纲,旁征博引,结合《神农本草经》《医法圆通》《汤液经》《本草纲目》《千金方》《针灸大成》等传承千年的医书典籍、传世经方,深化剖析。
曲黎敏老师首次公开近30年中医研究笔记,结合现代人面临的实际身心问题,整理凝结成60+经典中医良方,穿插余件历代名中医临床经验,以一草一木微观之眼,窥探一呼一吸间生命大智.....从病根切入,消除疾病隐患,改变全家的生活状态....
68.甲状腺疾患怎么治?
美国医生认为第三个不需要治疗的病,是甲状腺结节。
他说随着B超技术的进步,和检査的普及,许多低于一厘米以下的甲状腺结节都可以发现。在美国甲状腺结节不需要治疗,更不需要手术,甚至包括甲状腺癌,因为它属于一种懒惰的癌症,转移进展很慢。可是一旦被诊断后,人人还是惊慌失措。
甲状腺疾病现在在国内可是突飞猛进,我见过最小的甲亢病人是十二岁,暴躁、厌学,西医肯定要上激素的。我在《生命沉思录2》里面专门写了腺体一章,其实,中医所谓百会到会阴这个通道恰好与西医所言的腺体系统相和,西医所说的松果体-脑下垂体-甲状腺-胸腺-胰腺-腎上腺-生殖腺(卵巢、睾丸)这七大腺体对应的是藏传佛教的中脉七轮,也对应中医的冲脉,也就是中脉,道医的小周天。
这部分既是人体的精神能量中心,又属于先天免疫系统。这部分的病,中西医都很难办,西医有激素,就是靠调取元气来平衡指标。中医也认为疾病如果体现在任脉、督脉、冲脉时,比较棘手。因为没有药物可以进入先天系统,还是得用后天治疗先天,如此,就加大了治疗难度。
咱们先看一下病因。甲状腺和副甲状腺位于颈部,其实跟人的精神因素有很大关系,它是维持新陈代谢和呼吸频率的重要器官。所以在现实生活中保持平稳的呼吸至关重要。
再者,颈部,是人体最脆弱的部分,上面是头部,代表理性,下面是身体,代表本能,长期理性与本能、现实与理想的冲突,就会在颈部、咽喉造成纠结和病变。有这类病的人,一般智商高,情商低,活得太纠结。人的一生,就是生生要找寻这二者的平衡。
平衡不了的人,激素水平就会发生变化,心率与情绪就会异常。人也会更加愤怒、暴躁、或沮丧.总之,这是人自我较劲,或与他人较劲的结果,于是就会咽喉肿痛发炎,很多人,只要此处一发炎肿痛,就马上上消炎药,久而久之,这里就憋住了,反复发炎反复憋,就会变形成重症。
《*帝内经》认为入喉咙的阴经有肝经、腎经、脾经和心经,它们的病变都会造成喉咙疼痛,而甲亢造成的眼睛外突明显就是肝经的问题。而循喉咙的阳经有三焦经、小肠经、胃经、和督脉,它们的病变会造成喉咙的闭锁或肿胀。阳经从头下行至喉咙,主气,主温熏;阴经从下上行到喉咙,主血,主凝聚。二者在咽喉交接,如不能和平共处,流利交通,人在此处就肿、就痹、就痛。
其实,甲状腺疾病何尝不是一种情志病?有这种病的人通常脾气都很暴躁、冲动、有创造力,而现实又是那么不如人愿。所以归根结底,甲状腺的窘迫源于我们内心的压力和对外界的焦虑,当我们无法说服自己、也无法说服他者时,甲状腺的分泌就会失衡,从而使自我的沟通能力、自我与外界的沟通能力都出现问题。所以,甲亢的人情绪暴烈,甲减的人情绪沉迷低落。
甲状腺不正常的临床表现是心悸、心动过速,失眠,情绪易激动、甚至焦虑等,心血虚、肝血虚,人就心悸。心肾不交人就失眠,无非都是肝、肾、心经的问题,辨证准确的话,用药很快就能解决,如果找不到好医生的话在肩背部刮痧也有良效。但一定要坚持。
人之所以害怕这个病,是一旦被西医定性,很多人就生活在惊恐中,而且被要求终身服药,小孩子要长期服西药的话,一定会影响月经和生育,因为腺体疾病上连大脑,下连生殖系統。所以,美国医生不手术不治疗的做法真的非常人性。
中医在这方面其实太有效啦。首先,甲状腺疾患初起一般跟以往炎症没能彻底治愈有关,比如有的人,风寒感冒始终没有治愈,吃西药大发汗后,导致人体正气不足,颈部肌肉越来越紧张,腠理开泄,从而一吹风就感冒,由此,常年处于感冒状态。这时,如果甲状腺肿胀,一定要少吃感冒药,然后可以用砭石板从颌下沿颈部一直刮到肩部,很疼,但坚持刮一段时间,脖子粗等会消失。但最去根的就是《伤寒论》里的很多方子。有人说告诉我一个方子吧,不可能,为什么、因为每个人用的方子可能都不同。
比如有一女子甲减,把脉后吃通脉四逆汤20付后痊愈,已结婚生子;还有一位漂亮的女士甲亢,把脉后服用白通汤也痊愈了。最奇葩的是都说白通汤难喝,(很多人吃不下去,因为里面要兑点自己的尿。)可这位女士一来就点名要喝白通汤,说这药喝得百体皆畅。而且都没有复发,可见伤寒方的强大。
但这里有两个问题需要说一下,一是大家必须望闻问切都学好后,才能准确用药。中医看病是一定要见到本人的,中医是个性化服务,同样的西医病名,在中医眼里,会因为人的不同、证的不同,而用药不同,这就叫“同病异治”,所以不能在网上求医,必须见到本人后把脉治疗。二是从服用中药开始必须停西药,而这一点,很多人不敢停。
有人问:能中西医结合着治疗吗?我明确说:不能。二者思路不同、理念不同、治病方法不同。什么时候可以结合下呢?比如说西医解决不了的时候,把病人送给中医了,这个病从他也没招了,死马当活马医。如果病已成,到了七怪脉的时候,也就是元气将近,要死的脉的这个时候,中医也可以把病人送给西医,医院,其实病已成的话或者绝路时,元气大伤已经伤到底的话,中医也不是能救过来的。这时候就成了是三天死还是十天死的问题,本来可能三天安静的死掉,可是家人总觉得要救一下,于是还是送icu,残喘一些时日而已。所以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。总得让人尽一下心意吧。也就是说,在生死关头,人心都是乱的。要死的人作不了自己的主,只能让身边的人安排。
所以这是一个相互依存而又多样化的世界,好比吃饭,既可以用刀叉,也可以用筷子,大家都按顺手的来,别难为别人,也别难为自己。医学是为生命护航的,谁都不能说掌握了绝对真理,一切但做长远看,活着,不就是求个没病没灾和舒坦吗,能舒坦就成,别较劲。
我创建这个